close

 

2015年《親子天下》的民調顯示,有超過五成家長給台灣國民教育打不及格,平均只給了63分,近四成的家長願意讓小孩讀實驗學校。2014年底「實驗教育法令」通過才半年多時間,全台灣就有至少19所公立中小學轉型為公辦公營實驗學校,強調個別適性的實驗教育目前正大行其道。

傳統的主流教育太強調一致化、大量學習,目前學生學習動機不足、情緒不安、品性不佳、抗壓性不足的問題已經很明顯,不管教育制度如何改變,在家長根深蒂固的升學觀念中,學業的表現仍是最被重視的區塊,於是工廠化的填鴨教育仍是持續進行,不僅讓學生學習厭食、親師過勞,也因為制度太僵化不夠彈性,讓學生的個別專長無法適當的發揮,所以強調適性彈性的實驗學校變成許多家長的另類選擇。常可以看到各種體制外學校報名大排長龍,而有些公立學校則門可羅雀,加上少子化,甚至面臨裁併危機。

強調個別和適性的教育,可以讓人找到自己的天命,也可以培養一個懂得思考、自主學習、和生命熱情的小孩,這是教育最重要的一環,然而,真的光適性教育就夠了嗎?他們未來遇到的人都能讓他適性嗎?外在世界和人生各階段的劇烈變化能適他們意嗎?

人生中可能會出現太多無法適性順心的事,像落榜、失戀、失業、離婚、親人過世、入獄、單親教養、住院、生意失敗、被記過、車禍、地震、颱風、被詐騙、得癌症、中風、心臟病、憂鬱症、身心疾病、長相身材不佳、上班壓力大、被誤會、被排擠、被困火場、被性騷擾、被性侵害、電玩毒品的誘惑…這些時候,適性教育能幫上什麼忙?

注重適性,雖然解決了主流教育外塑僵化的缺點,但是會不會讓小孩被過度保護而變成「師寶」?當他們面對挫折時會不會失去抗壓性,轉而憤世疾俗?面對外在強烈誘惑,會不會就把持不住,沉溺沉淪?所以光是適性教育是不足的,還要培養小孩一種可以安頓自己、轉動情緒的「覺性」教育,教育才完整。

覺性教育就是正念覺察教育(Mindfulnss),一種活在當下、觀察內在的練習法,不僅可以向內覺察自己要什麼,不被外在左右,努力適性的去發展,同時也常常能在外境考驗時觀察到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更清醒去選擇情緒,不過度放逸情緒,也不過度壓抑情緒,當自己情緒的主人,讓自己情緒平衡、行為自律、突破逆境,這種能力是需要大力開發的。

給小孩適性教育是從外面給他們愛的力量,教小孩覺察自己是帶他們找到內在愛的力量,兩者不可以偏廢,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在他們身邊保護他,讓他們去體驗人生的冷暖苦樂,面對各種逆境,才能提昇他們的生命能量。給小孩魚,是讓他們體會到被愛的幸福,但是教他們釣魚,才是讓他們可以獨立自主常保幸福。

教育之道無他,唯愛與覺察,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當下,只有在當下可以扭轉。

張世傑更多心靈教育文章

張世傑個人網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爵茶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