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文/張世傑

我教正值青春期的六年級學生,常常會掌握一些男女感情的小道消息,有一次學生們跟我爆料甲男和乙女互相喜歡的消息,這可是班上的大事,有些老師可能會嚴格禁止,但我卻有不同的想法,我把女乙叫過來聊聊。
「你真的喜歡他?」小女孩露出了靦腆的笑容,點點頭。
「爸媽知道這件事嗎?」
「被我媽知道一定會被打死!」她很害怕的說。
「老師支持你們,但是在班上要低調一點,保留你們也可以被別人喜歡的空間。」
只見她難掩喜悅之情,然後在一樣作業中附加了幾句話給我:老師,我愛您!
除了這件事,我也知道她是一個自信心不足的小孩,常常用各種故事、生活實例和勉勵的話加強她的自信心。也曾經教她面對被同學欺負時的方法,她是一個心腸很軟的小孩,不敢得罪別人,常常委曲求全,再幾經教導之後,有一天她很激動的告訴我。
「老師!我昨天罵她了,覺得好過癮!」我讓她用罵人找到了對自己的慈悲。
畢業時我收到她精心特製的卡片,讓我感動莫名,她寫著:
「親愛的張老師:謝謝您時常對我們的照顧及包容…,在這兩年裡我學了很多成長的方法,不會再被別人欺負,會表達自己的情緒,不再壓抑,讓我學會如何去相信自己,在寫自己一百個優點的活動裡,我發現原來我在大家的心中,是一位很不錯的女孩…我對您有說不完的感謝,我送您的這一枝筆是四色的,另一邊是自動鉛筆,希望您可以當上正式老師,希望您可以用這一枝筆去參加甄選,如果考上的話,我只希望您能一直帶在身上,老師,謝謝您,我愛您!注意身體,別太累了。」


教到這種學生夫復何求?這或許就是老師的「慈悲」,常常站在學生的角度看事情,教導學生面對心理的困境,用我一貫的正念覺察(Mindfulness)的方法,讓她們能突破心靈框架,得到幸福感。
然而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那麼的懂事,我重視學生完整的人格發展,所以採用較寬容的教育方式,致使有些學生容易放任自己的行為不斷的犯錯,每一次對他們的包容,卻造成他們一錯再錯,甚至危及行政對我班級經營的信任,影響我代理教師的工作,這其中也失控的罵了他們幾次,然而心中想多給學生一些自由一直是我的教育理想,我不應該怪罪犯錯的學生,有一天就集合他們講話。
我說:「其實,你們不是壞學生,不要相信其他人的評價,你們只是比較調皮,而調皮是一種不太乖的創意,老師也是這種人,老師要向你們道歉,之前一直說你們會害老師丟掉工作,我要收回這句話,這是老師喜歡的帶班風格,就算因此丟了工作,也是我的選擇,和你們無關,老師應該還是找得到工作,只希望你們在做一些事的時候,多靜心覺察一下,盡量少犯錯,才不會給你們帶來麻煩,如果你們願意,我們可以主動申請做愛校服務,將功抵過。
我可以從神情中感受他們的愧疚及善意,後來真的有幾位學生主動做愛校服務,然而他們的犯錯的行為仍然沒有改變,改變的是我,我改變原本的想法,我釋放了自己,對自己慈悲。


在畢業前,有一天我讓其他同學先放學,特別留他們下來。 
「老師!怎麼了?我們又犯了什麼錯?」他們帶著一些防衛和煩躁的語氣說。
「沒有!老師發現你們是被老師罵最多的學生。」我說。
「老師!我們該罵,因為一直犯校規。」
「老師想帶你們出去玩!」大家眼睛都亮了。
「真的嗎?太驚訝了!」
「老師會帶你們出去,不是因為我贊同你們的犯錯行為,而是讓你們知道,老師愛你們。」
在畢業前,我也送他們特別的禮物,讓他們喜出望外,雖然他們沒學到我最珍貴的教導---正念覺察(Mindfulness),但是他們也有被愛的權利,我相信有些常犯錯的學生,是源自於對愛的匱乏,不能被他們犯錯的行為誤導而以牙還牙,這是我從自我覺察中得到的「慈悲」觀點---每一個人都想要被關愛。


我在教育工作上的些許慈悲心,不是來認知或是思想灌輸,而是來自於自我覺察。這是我從人生的一次重要教訓中所得到的領悟,我曾經因為被宗教團體洗腦,於是辭去正式老師的職務,到海外做了三年的義工,當時我身處在一個要不斷奉獻犧牲的「慈悲」教育中,被教育成不為別人付出就是自私自利,要學習菩薩教度眾生的大悲願,修行才會提昇,然而在奉獻服務的過程中,常常感覺身心俱疲,卻礙於團體無私利他的激情,所以常常要強迫燃燒自己,終於因為無法忍受而離開了宗教團體。


離開團體之後,覺得自己罪惡深重,長期活在不安自責中,但是非常幸運的,從正念覺察的經驗中體會了內在的平靜與喜悅,發現原來先安頓好自己才是真正的慈悲,因為自己也是芸芸眾生的一份子,不僅只對別人慈悲,也要對自己慈悲。此時體會的慈悲不是來自於外在的教導,而是內心自動升起的感受,自此以後,我在做助人事情時變得自然而然、自動自發、而且適力而為、樂在其中。


在教育的場域中,常遇到一些很難調教的學生,難免也會情緒化,但是多了覺察,常常能讓自己的心按「暫停鍵」,停下來感受一下當下的情緒,很快的,大腦好像從新開機,重新清醒,做了比較好的選擇,所有事件都發生的當下,也只能在當下得到解決,當事件發生時再多的理論和理性思維已派不上用場,最後只剩下一種最重要的能力---覺察當下的自己,一旦常常能如此練習,就不會總是被情緒擺佈。然而,人不可能永遠情緒平穩,適當的發洩情緒也是健康的,自始至終都和顏悅色有可能是壓抑情緒,壓抑情緒不是善待自己,雖然行為上沒犯錯,但是這樣不是慈悲。


所以慈悲是一種愛別人也愛自己的平衡狀態,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,真正的慈悲不是教育出來的,是透過覺察發現的,因為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。

發現內在慈悲最直接的方法

https://happynow.1shop.tw/d9m9qi

張世傑個人網站

http://www.mindflippedclassroom.url.tw/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爵茶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